
黄金赛道——CDH17靶点
CDH17(Cadherin 17,LI-cadherin)序列由七个细胞外的钙粘蛋白结构域和一个非常短的细胞质结构域形成。与其他经典的钙粘蛋白不同,CDH17是一种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可介导细胞在肠上皮中的细胞粘附。

AVβ6靶点细胞筛选模型
整合素αvβ6特异的配体主要配体包括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层粘连蛋白(Laminin)以及潜活形式的TGF-β。潜伏期相关肽(LAP)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前体肽的氨基末端结构域,形成潜在的 TGF-β 复合物,并充当整合素 αvβ6 的配体。当整合素 αvβ6 通过LAP与细胞外位点的潜在TGF-β复合物结合时,同时与细胞内细胞骨架结合时,活性TGF-β从潜在复合物中释放出来,驱动纤维化和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此外,αvβ6还可作为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体的入侵受体。

DPCR检测试剂盒开发性能验证
数字PCR(DPCR)是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能够在单分子水平上对DNA或RNA进行绝对定量。与传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相比,DPCR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在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TR&RAMP1代谢调控的黄金搭档
胰淀素(Amylin)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智能激素",和胰岛素是好搭档。胰淀素要发挥作用,必须找到它的专属"接收器"——胰淀素受体(AMYR)。该受体由降钙素受体(CTR)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1、RAMP1和 RAMP3)异源二聚化形成。

特应性皮炎(AD)赛道新治疗——OX40靶点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皮肤病变、瘙痒和疼痛为特征的慢性、异质性炎症性疾病,以剧烈瘙痒和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损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AD)是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影响全世界近20%的儿童、15%的青少年和10%的成年人。免疫失调和皮肤屏障破坏的复杂相互作用驱动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其中T细胞依赖性炎症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中起关键作用。

GLP-1R、GCGR、GIPR多靶点激动剂与代谢疾病
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些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三座大山”。传统单靶点药物(如胰岛素、GLP-1单激动剂)虽有效,但难以解决复杂的代谢网络失调问题。近年来,GLP-1R、GCGR、GIPR的双靶点激动剂异军突起,以“协同增效、减副增效”的优势成为研发热点。从诺和诺德的Semaglutide到礼来的Tirzepatide,这些药物不仅刷新了减重降糖的疗效纪录,更标志着代谢治疗正式迈入“多靶点时代”。最近,Retatrutide通过GLP-1R、GIPR和GCGR 的三重激动作用,在肥胖治疗中也显示了优秀的疗效。